中文|英文

今日雨水|春雨至,万物生
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2-18 10:37:33
  • |
  • 作者:陵川县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208次

二十四节气之雨水

雨水,“斗指壬为雨水,东风解冻,冰雪皆散而为水,化而为雨,故名雨水”。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,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。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,雪花纷飞、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,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。杜甫诗云: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”对农民来说,雨水正是小春管理、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,而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。从雨水节气开始,是“调养脾胃”的好时机。具体方法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、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调摄。

01饮食调节

春季气候转暖,然而又风多物燥,常会出现皮肤、口舌干燥、嘴唇干裂等现象,故应多吃新鲜蔬菜、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。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、阳气发越之季,应少食油腻之物,以免助阳外泄,否则肝木生发太过,则克伤脾土。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说:“春七十二日,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可选择韭菜、香椿、百合、豌豆苗、茼蒿、 荠菜、春笋、山药、藕、芋头、萝卜、荸荠、甘蔗等。《千金月令》中指出:“正月宜食粥,一曰地黄粥,以补肾。”(鲜地黄150克,捣汁备用,粳米50克洗净,冰糖适量,同入锅中加适量水,煮成粥后,将鲜地黄汁倒入粥内, 文火煮20分钟即好)“二曰防风粥,用以祛四肢之风。”(取防风一份,煎汤去汁煮粥)。“三曰紫苏粥”(取紫苏一份,炒至微黄,略有香气时,煎汁煮粥)。少吃生冷黏杂食物,以防伤及脾胃。

02药物调养

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,用升发阳气之法,调补脾胃。可选用沙参、 西洋参、决明子、白菊花、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。

03精神调摄

“凡愤怒、悲思、恐惧,皆伤元气”,因此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,不妄作劳,以养元气。

04起居劳逸调摄起

起居有常,劳逸结合,即顺应自然,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,使生命过程的节奏,着时间、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,使其达到健运脾胃、调养后天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 

 图片1.png?v=1744573944529

内容来源: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》

 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登陆网址

 

电脑端网址链接:www.ctwh.cnki.net

手机微信端网址链接:http://ctwhwx.cnki.net/index.html?authcode=auto_lib

登陆账号:lcxtsg    登陆密码:lcx2019

图片2.png?v=1744573944529